消費者洞察與市場研究機構J.D. Power(君迪)周四(9月4日)發布《2021中國新車質量研究SM(IQS)》稱,隨著越來越多的科技配置被引入車輛中,與智能化技術相關的質量問題明顯增加,“信息娛樂系統已成為中國消費者抱怨最多的質量領域”。
該機構于2020年12 月-2021年5月期間,對中國70個主要城市的34158位車主進行了調研,后者的購車時間介于2020年6月-2021年3月之間。
上述研究覆蓋58個品牌,共計264款車型。研究者將新車質量問題劃分為設計不良和故障/無法操作等兩大類,并根據診斷問題細分為9個子類別,其中包括車身外觀、車身內裝、駕駛體驗、配置/操控/儀表板、信息娛樂系統、空調、座椅、動力總成和駕駛輔助等。問題點總數共計218個。
在2-6個月的擁車期內,新車車主對產品質量的評價,將以平均每百輛車問題數(PP100)表達。分值越低,表明問題數越少,質量也越好。
研究顯示,2021年,汽車傳統質量領域的問題數占比明顯下降。其中,關于動力總成和車身外觀的用戶抱怨占比分別比2020年減少8%和4%。
但智能化相關的質量問題明顯增加。其中,信息娛樂系統問題占比,從去年的11%上升到16%,駕駛輔助類質量問題從3%增加到8%。
J.D. Power方面表示,信息娛樂系統以33.4個PP100,位居研究九大類別中抱怨最多的類別。其中90%的問題反饋為設計不良類問題,即“由于設計缺陷而導致的不易理解和使用”,包括“過于復雜的操控或不易操作的配置”。
“隨著汽車智能化發展程度的提高,與之相關的質量問題也逐步浮出水面。與傳統質量領域的問題相比,智能化產品的質量問題更多是由于設計不良而導致的體驗不佳。 ”J.D. Power中國區汽車產品事業部總經理蔡明分析道。
他建議,汽車制造企業應當對軟件的使用體驗給予更高重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軟件質量管理體系,以便更好應對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的各項挑戰。
2021年的中國新車質量研究表明,主流汽車品牌的總體質量首次領先于豪華汽車品牌。數據顯示,今年主流流車品牌總體質量問題為209個PP100,而豪華車的問題數量為216個PP100。
上述現象或可被視作中國汽車市場日趨成熟的跡象。J.D. Power美國新車質量研究顯示,自2016年以來,美國主流車品牌新車質量已連續五年領先豪華車。
J.D. Power同時指出,盡管主流車在信息娛樂系統和配置/操控系統/儀表板方面的質量抱怨明顯少于豪華車,但在車身外觀方面明顯落后。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在智能化方面的質量表現優于傳統能源汽車。
J.D. Power表示,在傳統能源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共有的質量問題中,傳統能源汽車的駕駛體驗和車身外觀類別質量表現優于新能源汽車,但駕駛輔助和信息娛樂系統類別的質量表現落后于新能源汽車。
同時,自主汽車品牌與國際品牌的差距由2020年的10個PP100縮小至2021年的5個PP100。相比2020年,自主品牌在所有品牌形象要素上呈現出全面進步的趨勢,尤其在聲譽和環保兩方面的提升幅度最高,各上升10%。
在2021年的研究中,汽車電源插座/USB接口充電太慢,正成為消費者抱怨的首要問題點,其平均抱怨數量達到8個PP100。車內異味(7.8個PP100)和胎噪過大(7.5個PP100)的問題則位居其后。
J.D. Power稱,在該機構2015年首次提出車內異味問題以來,該質量問題已在行業層面得到極大改善。
分品牌來看,保時捷憑借199個PP100,獲得豪華車品牌新車質量第一名。奧迪(207個P100)和沃爾沃(208個PP100)分列豪華車品牌第二和第三名。?
廣汽本田今年的質量評價為184個PP100,蟬聯主流車市場新車質量第一。廣汽菲克Jeep(193個PP100)排名主流車第二,長安福特(195個PP100)排名第三。
在中國自主品牌之中,長安汽車(202個PP100)的新車質量排名第一,奇瑞(204個PP100)和領克(205個PP100)分別排名自主品牌第二和第三。
在車型層面,共有12個品牌、共計17款車型在2021年中國新車質量研究中摘得17個細分市場獎項。其中包括別克昂科拉GX、昂科旗、新GL8、奧迪奧迪A3、奧迪Q5L、廣汽本田飛度、本田雅閣、吉利博瑞、吉利遠景X3、五菱宏光Plus、宏光S3、寶馬X2、凱迪拉克CT6、現代第七代伊蘭特、領克05、奔馳S級和上汽大眾桑塔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