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26日,“石墨烯天才”曹原獲得了凝聚態青年物理學家全球最高獎( McMillan Award)。
據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網站描述,曹原獲獎的理由是:表彰其在“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發現和探索超導電性和相關量子現象”中所取得的成就。
“石墨烯駕馭者”,天才少年曹原
曹原,1996年出生,籍貫四川成都。2010年,14歲的曹原從深圳耀華實驗學??既胫袊拼笊倌臧鄬W院,并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曹原本科在中國科大就讀期間,先后兩次榮獲新創校友基金會設立或資助的海外交流獎學金與郭沫若獎學金(后者是中國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獎)。2014年前往MIT,并于2020年獲得博士學位,目前繼續在MIT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從今年發表的幾篇論文中可以看出,曹原的研究領域已經從雙層石墨烯擴展到了三層石墨烯。
曹原今年25歲,但截至目前他已發表了8篇《自然》、1篇《科學》。其中,2018年和2020年,曹原分別兩次“背靠背”連發2篇《自然》。
今年更是曹原爆發的一年,連續發表5篇文章。
2月1日,曹原在《自然》上發表了第五篇論文,接著,3月31日、4月7日,曹原在《自然》上發表論文的腳步根本停不下來……7月21日,他發表了自己的第八篇《自然》,發現按魔角(1.56度)扭曲的三層石墨烯,在超強磁場下仍能保持超導性。此外,曹原今年還“斬獲”了一篇《科學》,他和團隊發現在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TBG)中,識別了具有對稱性破缺的纏繞相。
曹原當年的數學競賽主教練、現耀華實驗學校副校長胡鳳元老師曾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在耀華讀書期間,曹原除了在校期間投入大量時間去學校實驗室做實驗,他還在自己家里搭了一個小實驗室,還購置了一批化學、物理的實驗儀器,經常自己在家進行實驗。
有趣的是,曹原曾經的物理老師黃佳堂說,在課堂上,他曾為曹原等人講過“超導狀態”,并告訴他們如果能在常溫下發現超導材料,就可能顛覆世界。“現在的技術還做不到,這需要你們這一代人的研究,如果你們研究出來,那有很大可能會改變世界!”黃老師曾這樣勉勵學生們。沒想到,老師當年的一句啟發,居然為曹原的發展之路埋下了伏筆。
關于麥克米蘭獎
該獎自1986年開始評選,由伊利諾伊大學物理系頒發,每年僅頒給1-2位凝聚物理領域的杰出學者。并且要求獲獎者必須是在5年以內取得博士學位的青年學者。例如,2021年的候選人必須是在2016年1月之后獲得博士學位。
曹原獲得博士學位是在2020年9月。這也意味著今年這一屆他剛剛符合評選資格,馬上就獲獎了。
除曹原外,歷史上還有多位華人凝聚態物理學者獲得該獎。
2019年獲獎者Liang Wu,本科來自南京大學,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副教授。
2017年獲獎者劉魯喬,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現在MIT任副教授,今年獲斯隆獎。
2010年獲獎者傅亮,與曹原同樣來自中科大少年班,現在MIT任副教授。
2006年獲獎者王亞愚,本科中科大,現任清華大學物理系系主任。
93年獲獎者姜弘文,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