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運輸結構調整邁出較大步伐。全省鐵路總里程達到7061公里,建設內陸港19個,開通海鐵聯運班列線路72條。新能源運輸工具快速發展。目前,全省公交車、出租車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占比均超過90%,清潔能源貨運車輛發展到2.7萬余輛,累計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25.68萬輛,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高速公路服務區累計建成充電站200余座,沿海港口建成岸電設施181套,京杭運河沿線船舶聚集區基本實現了岸電設施全覆蓋。在公共交通發展上,全省營運公交車發展到67125輛,運營線路7147條,濟南、青島、棗莊、煙臺、濰坊和威海6市先后入選交通運輸部公交都市創建城市。濟南、青島軌道交通加速成網,全省城市軌道交運營里程達到377公里。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二級巡視員趙方德介紹,“十四五”及未來一段時期,是交通強省建設的攻堅期,也是交通運輸實現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一方面強化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交通基礎設施空間布局,加快推進綠色公路、綠色港航、綠色鐵路和綠色機場建設。此外,持續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提高運輸組織效率,重點推進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運“公轉鐵”“公轉水”,加快完善多式聯運體系。
加快構建綠色出行體系,推進綠色出行創建行動,加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城際軌道交通和聯程運輸發展,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服務水平。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推廣應用,促進岸電設施常態化使用,促進交通與能源產業融合發展。深入推進交通污染防治,扎實開展營運車輛污染治理,持續加強船舶污染防治,進一步提升港口污染治理水平。提升綠色交通治理水平,提高綠色交通科技創新力,加快綠色交通技術推廣,研究制定實施交通運輸雙碳行動方案。